黄海之滨,潮起潮落,荡漾着千年的波光;胶州湾畔,红瓦绿树,勾勒出碧海蓝天的画卷。青岛,这座承载海洋文明记忆的古城,更因与人民海军数十载的血脉深情,被铸就了“海军城”的滚烫印记。
为响应“全民国防教育月”号召,北部战区海军于9月24日至28日在青岛奥帆中心举办舰艇开放活动,海军西宁舰、芜湖舰重磅亮相,面向公众开放。据悉,这是近三年来人民海军第五次在青岛举办此类活动,累计已吸引逾50万人次市民游客登舰参观。一次次开放,不仅拉近了军民距离,更在青岛这座“海军城”的时光脉络中,奏响了深植于心的家国情怀乐章。
向海图强:一座“海军城”与一个国家的深情守望
翻开青岛的岁月史书,字里行间闪耀着人民海军成长的壮阔航迹。1950年9月9日,海军青岛基地正式成立,这座城市从此张开怀抱,成为人民海军走向深蓝的温暖“摇篮”。
从第一支驱逐舰部队、第一支快艇部队到第一支潜艇部队,多个“第一”在此启航;1957年建军30周年海上阅兵,舰艇劈波列阵,向世界展示新生海军的英姿;2013年,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首次靠泊青岛,深蓝梦想驶入新时代;2024年,海军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暨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在青举办,友谊与合作的航迹在此交汇……青岛的海岸线,如同一部流动的史诗,镌刻着人民海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铿锵足迹。
青岛与海军的情谊,从来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跨越岁月的双向奔赴。当国家需要时,青岛总是倾尽全力:为保障“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演,仅用7天便清理出40平方公里海域和万亩养殖区;为建设首座航母军港,当地村民一个月内完成1429户搬迁,无私让出临海家园。
人民海军也以行动深情回馈着这座城,成为守护家园的“蓝色屏障”:从抢险救灾到志愿服务,从特勤疗养中心官兵连续二十余年照顾盲人夫妇,到通信连官兵与空巢老人薛德玉结对帮扶、爱心接力二十载……这份鱼水深情,在时光中历久弥新。
深蓝协奏曲:潮与城的双向奔赴
舰艇开放日,是展示海军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战舰与城市深情互动的生动现场。它让“海军城”的底蕴变得可触可感,书写着军民共生共荣的温暖篇章。近年来,青岛持续推动舰艇开放活动常态化、品牌化,使其逐渐成为城市双拥工作的亮丽名片,在促进军民融合、传播海洋文化、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4年10月1日至3日,人民海军首次在国庆假期成规模组织舰艇开放活动。5艘现役主战舰艇分别靠泊于青岛奥帆中心码头和青岛港3号码头,向公众敞开胸怀,以海军特有的方式为新中国庆生。此次活动吸引了超过12万人次登舰参观,不仅成为国庆假期游客争相“打卡”的热点,更让青岛这座“海军城”的独特魅力在碧海蓝天之间璀璨绽放。
今年4月23日至27日,唐山舰、日照舰、可可西里湖舰、成都舰、临沂舰五艘现役主战舰艇齐聚青岛,向市民游客敞开怀抱。登舰者不仅能亲身体验穿戴消防服、学习旗语、系扎绳结等海军日常,更可近距离感受大国重器的硬核魅力。场外,“光影深蓝”军事电影展播与真实的舰艇风采交相辉映,带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
今年9月的舰艇开放活动同样令人振奋不已,西宁舰、芜湖舰将在奥帆中心亮相,生动展现新时代人民海军奋楫强军、向海图强的昂扬风貌。这场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防盛宴,正将对海洋国防的尊崇与对人民海军的敬意,深深融入城市肌理,扎根于民众心中。
舰艇开放期间,不同年龄、职业的人们怀揣着同样的崇敬登舰参观。孩子们稚嫩而庄重的敬礼,老人们饱含深情的凝视,与青年们热烈的讨论交织在一起,构成军民鱼水情深的生动缩影。强军梦想与爱国热情,就在这全民参与的氛围中持续升腾。
数次承办舰艇开放活动的奥帆中心,不仅是享誉中外的5A级景区,更是一座向海而生的精神地标——白帆映衬碧海,灯塔指引晴空。当现役舰艇驶入这片风景胜地,钢铁雄姿与蓝天碧海相映成辉,展现出青岛“将最美风光献给最可爱的人”的赤诚之心。此举也标志着青岛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热门景区与国防教育的深度融合。
这份“以景衬舰、以舰耀城”的独特匠心,让市民游客得以在山海画卷中近距离感受国防力量,将对人民海军的崇敬与热爱,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现实体验。正是这份独有的诚意与远见,铸就了青岛作为“城舰同心”典范之城的深厚底气。
山海铸魂:海军印记刻写青岛城脉
青岛将深蓝情怀注入城市血脉。从海军节的荣光、舰艇开放日的共情,到海军博物馆的功勋、海军公园的壮美,再到海军小学里稚嫩的梦想……深蓝印记,无处不在,共同铸就了“海军城”最鲜明的底色。
每逢人民海军成立纪念日,青岛便化身为“深蓝主场”,将海军节打造成全城共襄的荣耀盛事。2025年,适逢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青岛以一系列多元活动绘就军民同心的动人画卷:海军博物馆全新推出三大专题陈列,近千张历史图片、两千余件珍贵实物静默陈列,从古代水军的桨声帆影,到近代海军的沧桑求索,再到现代海军的深蓝壮阔,无声诉说着波澜壮阔的海军史诗;在“我的海军梦”主题长卷绘画现场,孩子们以稚嫩笔触描绘战舰与浪花,让强军梦想在色彩间悄然生根;夜幕降临,浮山湾畔华灯璀璨,海军主题光影在楼宇幕墙间流动闪烁,于星辰大海的意象中,映照出军地情深、军民一心的温暖底色。
如果说海军节是一场流动的庆典,那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便是一部矗立于黄海之滨的凝固史诗。这座始建于1989年10月的博物馆,在2021年完成改扩建后,以室内、海上、陆上三大展区,全景式展现了人民海军70多年的壮阔征程,成为青岛当之无愧的“深蓝地标”。馆内每一件展品,都无声承载着一段峥嵘岁月。
其中,面积达4万余平方米的海上舰艇展区尤为震撼。3座码头、6个泊位依次排开,停靠着毛泽东主席视察过的长江舰、第一艘国产驱逐舰济南舰、第一艘核潜艇长征1号艇等功勋舰艇。它们不仅是钢铁之躯,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今年全新推出的“我爱这蓝色的海洋”主题展,则以鲜活的史料再现海军官兵的忠诚与担当,并将视野延伸至中华民族认识海洋、经略海洋、走向海洋的宏大叙事,为这部深蓝史诗写下了厚重而温暖的新篇章。
向海图强,拥军深蓝:青岛谱写新时代双拥答卷
2025年,青岛再度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这已是第十次摘得此项桂冠。“最佳海湾筑军港,最美地块建营房,最优儿女穿军装,最好保障献国防”——这不仅是响亮的口号,更是根植于这片红色沃土的生动实践,已结出累累硕果。
“青岛把尊崇刻进了城市的骨子里”,这是一位老兵的由衷感慨。2021年,青岛推出“荣军卡”,退役军人持卡即可享受专属优待,迈出了探索社会化拥军的重要一步。此后,青岛以“荣军”品牌为切入点,新增“荣军加油”“荣军驿站”等优待项目,荣军矩阵增至26个子品牌,累计为退役军人提供各类优待优惠近6亿元。青岛在先行先试中探索完善双拥工作机制,把尊崇优待细化落实到点滴日常。实实在在的政策如同细密的阳光,温暖着军人军属的心。
青岛深知,强军需有科技护航。依托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深海基地等“国字号”平台,这座城市将科技的火种播撒进国防建设的土壤。科研院所与青岛高校合作开展海洋环境研究,成果不仅应用于舰艇航行保障,还助力青岛海洋产业升级。如今的青岛,已成为捍卫国家海洋权益、推动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
碧海丹心,映照忠诚。青岛与深蓝的对话,澎湃不息,迈向未来。这座“海军城”将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向海图强的担当,坚定与人民海军并肩航行,在新时代的壮阔航程中,共同谱写“城舰同心、共筑海防”的崭新篇章。
供稿: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编辑: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