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鸡市陈仓区,一座座古戏楼静静矗立,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这些古戏楼,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陈仓区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如今,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弘扬传统文化、凝聚人心的重要阵地。
岁月沉淀,古韵犹存
陈仓区现存的114座古戏楼,如同散落在大地上的珍珠,闪耀着历史的光芒。这些古戏楼大多始建于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它们见证了陈仓区的历史变迁,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情感记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古戏楼曾一度面临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的困境。幸运的是,近年来,在陈仓区文化旅游局的积极推动下,这些古戏楼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修缮。据统计,陈仓区已维修古戏楼21个,并编辑整理出版了《陈仓古戏楼》专著,为古戏楼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支持。如今,这些古戏楼不仅重现了昔日的辉煌,更成为陈仓区文化传承的重要象征。
文脉守护,传承并举
陈仓区文化旅游局在古戏楼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不仅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古戏楼的修缮,还积极探索古戏楼的活化利用方式,让这些古老的建筑重新焕发生机。文化旅游局制定了《宝鸡市陈仓区文艺表演团体文化惠民演出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每年列支150多万元用于“公益性送戏下乡”“虢镇城区月月有秦腔演出”等文化惠民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让古戏楼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在古戏楼的修缮过程中,文化旅游局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尊重历史、保留原貌,确保古戏楼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得以完整保留。同时,他们还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数字化展示、多媒体互动等方式,让古戏楼的文化内涵更加生动地呈现给观众。通过这些举措,文化旅游局不仅守护了古戏楼的历史韵味,更赋予了它们新的时代价值。
戏韵流芳,古楼新唱
走进陈仓区的古戏楼,仿佛穿越了时空。台上,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唱腔高亢激昂,身段优美灵动;台下,观众们或凝神观看,或跟着哼唱,沉浸在戏曲的魅力之中。在一次“送戏下乡”活动中,记者看到,古戏楼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激动地说:“我们小时候就常来看戏,那时候的戏楼可热闹了。现在又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真是太好了!”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来看戏,她告诉记者:“让孩子从小接触传统文化,感受家乡的戏曲魅力,这是最好的文化传承。”在古戏楼的舞台上,不仅有传统的秦腔演出,还有现代的文艺表演、非遗展示等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古戏楼成为了一个文化大舞台,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参与。古戏楼的复兴,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还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它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感受到了文化的温暖和力量。
心声汇聚,文化共鸣
古戏楼的保护和利用,得到了陈仓区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在一次社区座谈会上,居民们纷纷表达了对古戏楼的喜爱和对文化活动的期待。一位社区居民说:“古戏楼是我们共同的记忆,看到它们被保护得这么好,我们心里特别高兴。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文化活动,让大家都能参与进来。”一位文化志愿者表示:“古戏楼是我们的文化瑰宝,我们有责任把它保护好、利用好。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古戏楼的复兴,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还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它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感受到了文化的温暖和力量。通过古戏楼这一平台,陈仓区的文化活动更加贴近群众生活,真正做到了“文化惠民,文化乐民”。
政策赋能,古楼新生
陈仓区的古戏楼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近年来,陈仓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服务效能提升。据统计,创建以来陈仓区共投资2995万元用于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此外,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意见》,建立了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古戏楼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为文化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通过政策赋能,陈仓区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古戏楼的保护与利用成为其中的亮点,为文化振兴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
戏台之上,正气长扬
古戏楼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通过戏曲、非遗展示等形式,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古戏楼的舞台上,许多传统戏曲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精神。例如,秦腔《吴山恩缘》以长孙皇后的历史故事为题材,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文化活动不仅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受到了思想的洗礼,也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古戏楼的复兴,为陈仓区的文化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通过古戏楼这一平台,陈仓区的文化活动更加贴近群众生活,真正做到了“文化惠民,文化乐民”,同时也为弘扬正能量、凝聚人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仓区的古戏楼,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在文化旅游局的积极推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这些古老的建筑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陈仓区文化振兴的生动注脚,也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贡献了独特的力量。古戏楼的复兴,不仅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更让陈仓区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