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辽宁中部,有一座熠熠生辉、矗立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它就是有着“东北第一城”的美誉的辽阳。辽阳历史悠久,2300多年的建置历史,让这座城市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见证了历史上的文化交流、民族迁徙与政权变迁,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辽阳,古称“襄平”“辽东城”等,辽阳一名源于“山南水北为阳”,其地处小辽水(浑河)之北。关于辽阳的地理位置与主要特点,辽阳博物馆对其的描述是:“辽阳地处辽东半岛北部,南俯渤海,北控沙漠,西连幽蓟,东接朝鲜;地衍土沃,钟灵毓秀,自古以来就是形胜之区。”
早在战国时期,燕国便已经在辽阳设立了辽东郡,开启了长达2300多年的城市历史。从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辽阳曾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与军事重镇,纵观辽阳的历史,犹如一部生动、详实的史书,每一页都记录着曾在这里发生过的历史故事。曾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一座辽阳城,半部东北史”。这正是对古城辽阳的历史地位的生动诠释与认同。
在深入学习与探寻辽阳历史脉络的过程中,辽阳博物馆是非常重要的可供社会公众学习相关知识的场所,博物馆作为科学研究机关、文化教育机关以及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遗存或自然标本的主要收藏所,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与作用。辽阳博物馆位于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中心路2号,原系民国时期东三省官银号总办、东北边业银行总裁彭贤的别宅,又称为“彭公馆”,1985年正式辟为辽阳博物馆,至2023年12月,辽阳博物馆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
辽阳博物馆为四合院式建筑群,具有古朴典雅的特点。馆内藏品丰富,涵盖标本化石、石器、陶瓷、铜器、书画等多种类别的文物。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静静地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仿佛在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些曾经在历史上发生过的故事。它们不仅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为今天的科学研究与文化教育提供实物支撑。
博物馆内陈列的各类文物仿佛让人们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的厚重感,领略不同时期的历史与社会特点。馆内以“东北第一城”为题的常设展览通过四个展厅将辽阳2300余年的历史如画卷般徐徐展开。从战国时期襄平城的始建,到辽金东京的繁盛,再到元明清时期城市的变迁,每一件器物都成为历史长河中文化发展的物质载体。
辽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古城内的街道与古建筑仿佛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博物馆,宛如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让人们得以与过去对话,感受岁月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如今,辽阳博物馆内的文物仍承载着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同时,这些文物也在新时代绽放着新的光彩,成为传承文化并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重要桥梁。
来源: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刘依桐、吕秋洋